当前位置:首页 >

管道建材

中国木塑复合产业兴起

December.24
Plastics News塑料新闻中国网
  陕西杨陵消息(2007年11月27日)就数量而言,中国木塑纤维复合行业突飞猛进,每年增长速度达到15-30%。有些人估计,中国很快将取! ;代欧洲成为世界第二大木塑材料生产地,仅次于美国。
  如今有大量中国企业对外出口,西方管理者也纷纷来到中国,设法了解中国市场的潜力,其构成的竞争力度或生产合作潜力。
  11月10日-11日,国内的150多位行业官员和多位海外同行齐聚陕西西安郊外,参加国际塑木复合材料发展及现状研讨会,就木塑复合行业的发展方向展开交流与讨论。会议由总部设在北京的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木专业委员会主办。
  但是,除市场呈现显著增长外,现在很难做出明确的定论。
  一项分析称,和其他制造领域一样,中国木塑材料在世界市场上可享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Batavia的机械生产商辛辛那提米拉克龙公司的国际开发主管Herb Hutchison在会上说,中国塑木复合生产商的生产成本仅为美国工厂的25%,部分原因是中国采用农业原料—如稻糠,这比美国以木材为主要原料便宜得多。
  根据Hutchison在会议上提供的数字显示,美国木塑复合生产商购买木材的支出约为1600元人民币/吨(约合220美元),而中国同行购买农业纤维的支出为800元人民币/吨,稻糠则只需500元人民币/吨。
  然而,中国企业在木材方面似乎无优势可言。会议发言者们说,中国的木材价格逐步增长,目前几乎与美国市场价格持平。
  Hutchison和会议组织者—总部位于陕西宝鸡的木塑复合加工商兼机械生产商秦川未来塑料机械有限公司CEO Wayne Song都表示,北美企业—包括某些行业巨头—都纷纷来华探路,寻找中国生产伙伴。
  但与会的一位西方管理者—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Jacksonville的乙烯基栅栏生产商Enduris公司总裁兼CEO John Polidan说,当你考虑到各种因素,如人民币升值,以及中国产品在保修或法律上所面临的问题时,中国产品最终是否仍有竞争力就很难说了。
  举例来说,美国木塑复合生产商就遇到了花费高昂的法律诉讼与产品召回,因为消费者感到这些产品的性能表现与规格不符。
  在会议上公布的数字显示,尽管中国企业在原料成本上占据优势,但在生产效率上却相对落后。
  Hutchison说,全球有2/3的木塑复合材料在北美生产,北美厂商的生产率为1200公斤/小时,欧洲企业约为700公斤/小时,而中国企业仅为250公斤/小时。
  Song还是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Manalapan的木塑复合生产商Futuresoft Technologies Inc.公司的总裁,他在会上说,他预计在8年内中国企业在技术上就能赶上西方同行。
  他说,中国拥有原创技术与研究能力,包括农业纤维加工方面。
  但塑木专业委员会副主席Song在会后接受采访时也说,组织此次会议的原因之一是让中国企业了解,要跟上世界木塑复合市场的发展仍有一段路要走。
  Song说:“我很明确的一点是,目前中国仍较落后。国内的人对此不太清楚,但我心知肚明,[中国人会自豪地说]�我们的[木塑复合产品]已达到世界水准。�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不知道国外有了哪些新的发展,而我知道。”
  中国市场
  尽管难以确定中国木塑复合料的具体数字,但会议发言者和塑木专业委员会的官员一致表示,中国可年产75000-150000吨塑木纤维复合料。
  辛辛那提米拉克龙公司的统计数字显示,相比之下,欧洲的年产量约为110000吨,而产量最高的北美市场受装饰板畅销的推动,年产量将近700000吨。米拉克龙公司在驻沪办事处展示一条木塑复合生产线并积极展开在华营销。
  与会的中国行业官员说,他们的产品采用废料,可减少污染和改善环境,因此需求强大。
  西安科技大学的一份报告则认为,国内对木材需求的显著增长已导致滥伐森林,沙漠化日益严重,该报告建议在木塑复合料中增加棉杆使用,有助于保护林地。
  中国生产商还在努力扩大出口,有多家企业已与美国的住房装修零售大卖场成功签约。总部位于费城的调研公司Principia Partners公司的负责人Steve Van Kouteren说,但打开北美市场并非易事。
  他说,1998年以来,北美市场的年增速一直保持在30%,但当地的销售渠道已无剩余空间,很难将产品打入足够数量的商店。他说,即使新进北美的大型公司—如Dow Building & Construction公司也遇到过问题。
  Van Kouteren说:“除非新产品的价值定位很引人注目,否则很难进入美国与加拿大市场。”
  他说,产品创新对在北美获得成功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特别是提供装饰板与栅栏以及其他有木材感觉的产品。
  Eder 
  总部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Wood K Plus公司的市场调研团队负责人Asta Eder说,欧洲市场不象美国那么成熟,对中国和其他地区进口产品的开放度较高。该公司隶属于奥地利政府设立的木塑复合材料与木材化学技术中心。
  她在会上说,木塑复合材料在欧洲的起步晚得多,在装饰板等市场仅占6%的份额。但她预计,到2010年,整个装饰板市场的规模将翻番。
  她说,与北美相比,欧洲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更广,包括汽车零部件、玩具和家具等各类应用。她说,在保证进口商品质量的前提下,欧洲市场相对更为开放。
  她在发言后接受采访时说:“要做到这一点很容易。如果有中国生产商来到欧洲,当地人会对此很感兴趣的。”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