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R是由(PP和PE)气相法合成的无规共聚聚丙烯,其结构特点是PE分子无规则的链接在PP分子当中,分子量从30万~80万不等。利用PP-R原料生产的管材又称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发应用的新型塑料管道产品。它以其自身优异的性能和较广泛的应用领域,已在塑料管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是公认的绿色环保产品。但通过近几年的市场运行,发现PP-R管材市场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PP-R管材的良性发展。
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目前PP-R管材存在的问题如下:对原材料未能严格把关
PP-R管材在原材料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别生产企业以PP-B、PP-H原料充当PP-R料,更有甚者直接用普通PP原料充当PP-R料。
二、各种改型PP材料充斥市场,例如:将PP/PE共混物作为PP-R材料进行推广应用或在PP-R原料中添加PP-B、PP-H或普通PP以降低成本。
三、在PP-R原料中添加过量或不符合要求的回收料。
四、在添加色母料工序中,由于色母料使用不当而导致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或卫生性能不符合国标要求。
五、由于个别生产企业经常更换原料或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管材与管件所用原料不一致。管材、管件所用原料的不一致直接影响到管材、管件的焊接质量。不同的材料,特别是PP-R与PP-B之间焊接,由于材料的熔点不同(PP-R是140摄氏度左右,PP-B一般为160摄氏度左右),焊接条件不同,从而使焊接质量不容易掌握;两种材料的结晶度不同,冷却速度亦不同,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收缩率不同,而导致应力集中;管材和管件热熔焊接的过程是分子链之间相互扩散的过程,扩散越充分、越均匀,连接性能相对来说越好。PP-R与PP-B原料中PE的含量不同,造成PP-R与PP-B相容性差,从而直接影响连接可靠性;另外,两种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如果差距过大,一般认为差距大于0.5左右,也影响到焊接质量。
六、在生产和销售中,人为地将管材分成冷水管和热水管。冷水管用PP-B原料生产,热水管用PP-R原料生产。这种做法在无形中把消费者引入了误区,是不正确的!对某种材料而言,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应根据工程设计提出的使用环境要求,来确定相应的管材级别S(确定管材的壁厚)。
七、PP-B虽然在高温耐压性能方面不如PP-R,但是其在常温或低温的使用场合要比PP-R性能好,尤其是抗低温冲击性能比较优越。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PP-B管材是可以用于一定条件下的冷热水输送系统的。由于PP-B管材具有较好的低温冲击性能,使其更适于低温条件下的安装和施工以及冷水的输送。所以市场应该做出明确导向,让广大消费者了解PP-B,给PP-B管材一个合理的空间,从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用PP-B假冒PP-R的事情发生。
八、对于上述存在的严重问题,大家对原料的鉴别方法给予了较大的关注。目前,通过多方渠道和市场的摸索以及部分专业人士的论证,已有了一些分析测试方法可以用来鉴别原材料的真假。例如:可以通过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将PP改性材料甄别出来,标准规定用于冷热水管的PP(包括PP-H、PP-B、PP-R)的MFR不要大于0.5g/10min,所以MFR大于0.5g/10min的肯定是不行的。其次,可以通过红外光谱、熔点、核磁共振等手段进行进一步的鉴别。对生产工艺未严格控制
PP-R的流动性能较差,因此在选择挤出机时应考虑螺杆的长径比(L:D)在28:1以上(30~33之间为宜),挤出模具最好是低压挤出模具。目前,国内采用较先进的是德国巴顿菲尔或其技术生产的挤出生产线。
另外,PP-R是半结晶塑料,它的管材加工的工艺控制相对比较严格,冷却温度尤其重要。冷却时间长、冷却水温高会造成管材的收缩加大;冷却过低、过快,会造成残余应力过大,使管材在受到冲击时,抗冲击性能低下。
再者,PP-R管件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模具的冷却和管件承插口的深度。另外如果是有嵌金属的管件还应对金属嵌件有一定的要求,否则会造成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处渗水。根据这几年的使用情况分析,PP-R的系统出现问题大部分是在管材和管件配合上。
除了上述谈到的一些问题外,还应注意,合格的PP-R管材生产厂家应当有自己的检测设备,对自己的产品不定期的进行检测,以保证产品质量。其中最主要的检测设备是静液压试验机和熔体速率仪,这两项指标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