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工业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下,改性塑料以其优异的性价比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普利特(002324)等龙头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普利特是一家集研发、服务、生产、销售改性塑料为一体的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是以合成树脂作为基材,与多种助剂进行复合后满足不同应用领域需要的复合材料,产品90%以上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拥有17项发明专利,96项在申请发明专利,具备良好的核心技术优势,对我国汽车用改性塑料的研发和应用具有深度的理解。
目前,普利特已成为我国汽车制造商引进车型国产化项目的主要原料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厂商的首选原料供应商之一,是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以及美国福特、美国通用等大型汽车厂商的重要合作伙伴。
普利特深度介入下游客户产业链,公司多次被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评为优秀供应商和核心供应商,有25项产品进入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全球采购目录,一汽-大众将公司作为A级特殊供应商纳入供应商管理体系。
2006年,普利特的产品在上海市场、全国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51%、6.98%,2008 年在上海市场占有率为28.05%。2006年、2007年,公司的汽车用改性塑料产量在国内企业中居前两位,其中改性ABS、PC/ABS合金产品产量排名第一,改性PP产品产量也居前列。
数据显示,1公斤(kg)塑料可以替代2-3kg钢等更重的材料,而汽车自重每下降10%,油耗可以降低6%-8%。所以增加塑料可降低整车成本、重量,并达到节能效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塑料占汽车自重的比例不断提高,国际上平均单车的塑料用量从上世纪的50-60kg提高至2005年的150kg。
汽车塑料的用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生产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单车塑料用量已达到汽车总重量的13%,并继续保持增长。目前,我国单车塑料用量占汽车总重量的8%左右,仅为国外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行业增长空间十分广阔。
2006年至2008年,普利特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672.09万元、37079.85万元、6354.01 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00%;净利润分别为1827.87万元、3565.86万元、3891.10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更是达到45.90%,增速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增长,显示了强劲的盈利能力;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3.73%、16.06%、20.41%,逐年稳步提升。
2009年1-6月,普利特实现营业收入19813.07万元,净利润4285.36万元,其中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73.69%,综合毛利率达到32.71%。
在保持良好的盈利增长的同时,普利特的财务指标同样保持良好。2009年上半年,普利特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及总资产周转率分别达到2.66、2.44、7.38、0.68,大幅领先于中大股份等可比上市公司1.69、0.94、2.57、0.29的平均水平。
普利特的IPO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5 万吨汽车用高性能低气味低散发聚丙烯(PP)技术改造项目、高性能聚碳酸酯(PC)塑料合金技术改造项目、通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性能化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
2008年、2009年上半年,普利特的改性塑料实际产量为2.18万吨、1.37万吨,募集资金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总产能10万吨,将进一步稳固普利特高品质的汽车用改性塑料供应商地位。普利特长远战略目标定位于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高端塑料复合材料供应商之一。公司成功实现上市将大幅增加公司实力,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有助于加速实现公司的业务目标。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