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是一种强极性聚合物,分子间有很大的作用力,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方能显示塑性,它的粘流态温度和分解温度非常接近, 当加热到130,140℃时就开始发生严重的分解,变成棕色或黑色。由于分子间的强作用力使制品变得坚硬而缺乏弹性和柔韧性。增塑剂的作用就在于削弱PVC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降低软化温度,减小熔体的粘度,增加其流动性,改善PVC的加工性能和制品的柔韧性。
增塑剂按其作用原理和作用方式,可分为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两种。内增塑剂:以异种单体分子进行嵌段共聚或接枝共聚,从而降低分子间的引力;外增塑剂:借助于某些具有溶剂化能力的低分子物质,
掺入到树脂的分子间,增大分子间的距离,以达到降低树脂分子间引力,增塑结果是分子间的引力降低,使树脂变得柔软,同时降低加工温度。
首先,要与PVC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根据一般规律,极性越相近者越容易互溶,因此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与树脂的溶解度参数越接近,两者相容性越好。介电常数是分子极性的函数,它受偶极矩和氢键的影响很大,介电常数可作为判断增塑剂相容性的参数,聚乙烯的溶解度参数9.5—1O.0,介电常数3.2 —3.6F/m,增塑剂的溶解度参数一般选用8.4—11.4,介电常数为4~8 F/m,这时的相容性比较理想。
其次,迁移性小,增塑效率高。
第三,耐寒性好、电绝缘性好;耐水、耐油及耐溶剂抽出;挥发性低;增塑剂本身的热稳定性好;某些场合要求能阻燃;增塑剂本身要无色、无臭,有的要求无毒、抗霉菌和白蚁;对制品的加工性好,易脱模;价格适当等。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