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地膜新国家标准正式实施,重点提高了地膜厚度、拉伸强度、耐候性能的要求,从源头上保证了可回收性。农膜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但大量使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农田残膜造成了白色污染,特别是西北地区。2017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农膜回收行动,以西北地区为重点,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方向,完善回收利用体系。目前,西北100个示范县初步建立回收利用体系,当季回收率接近80%。
尽管地膜回收治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面临困难。一是缺政策。由于缺乏优惠政策,加之受塑料再生品价格走低、人工捡拾成本攀升的影响,回收加工企业难以为继。二是回收难。目前大部分地区还是以人工捡拾为主,机械化回收技术不成熟,回收作业成本高、效率低。廖西元说,农业部门正开展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试点,由地膜生产企业统一供膜、铺膜、回收,地膜回收责任由使用者转到生产者,农民由买产品转为买服务。今后将逐步扩大范围,推动地膜回收与地膜使用成本联动。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