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傅向升在“广州功能性薄膜会议”上的讲话

June.4
中国塑协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专委会
  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高兴来参加“2017广州功能性薄膜会议”。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向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合成材料及薄膜行业广大企业和企业家们长期以来对石化联合会和对我本人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丽梅女士希望我跟各位朋友分享一下石化行业的总体情况,今天我就从石化“十三五”谈起,跟各位朋友分享三点情况。
  一、石化“十三五”基本思路和开局之年
  1、基本思路。《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一年前已正式发布,《指南》全面总结“十二五”石化行业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了石化行业“十三五”面临的发展环境,从10个方面提出了未来五年石化行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措施;简单概括为“1412”,即:“一个总目标”,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跨越。“四个坚持”,坚持把调结构和稳增长作为“十三五”行业发展的两大主要任务,坚持把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作为“十三五”行业发展的两大主攻方向,坚持把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行业实施的两大发展战略,坚持把深化改革和促进开放作为“十三五”行业发展的两大重要支撑。“一条主线”,结构调整,因为石化行业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严重缺乏的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十分突出,调结构转方式成为全行业“十三五”的必然选择。“两大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和绿色发展战略。要实现石化大国向强国的跨越,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破解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必须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所以,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就成为“十三五”两大发展战略之选。
  2、去年实现了良好开局。去年石化行业按照国务院《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和石化联合会《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实施方案》,在“十三五”部署、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以及产能预警、国际贸易预警分析、全行业运行监测和政策诉求等方面成效明显。一是运营情况好于预期。2016年,规模以上企业29624家,主营业务收入13.29万亿、同比增长1.7%;利润总额6444亿、基本持平。其中化工行业主营收入9.21万亿、同比增长5.3%;利润总额5073亿元、增长11.7%。开局之年的运营情况结果好于预期!尤其是化工和炼油效益都创了历史新高。分行业来看看:油气开采:由于低油价的影响,主营收入同比下降17.3%;利润净亏损543.6亿元(上年盈利857.8亿元)。原油产量2亿吨,下降6.9%;天然气产量1368.3亿立方米,增长2.2%;全年进口原油3.81亿吨,同比增长13.6%;进口天然气752.4亿立方米,增长22.0%。炼油行业主营收入2.88万亿元,下降2.0%;利润总额达1703.6亿元,创历史纪录,增幅120.4%。原油加工量5.41亿吨,同比增长2.8%。化工行业:主营收入9.21万亿元,同比增长5.3%;利润总额5073亿元,增幅11.7%。化工行业中:主营收入看专用化学品和合成材料增幅较快,均为7.6%;利润情况看合成材料利润增幅最高41.8%,基础化学原料利润增速达38.1%。
  二是去产能效果初步显现。全行业按照国务院《指导意见》和石化联合会的《实施方案》,把去产能摆在全年重点工作的首位,全年重点石化产品的产能利用率企稳回升,在监测的25种主要产品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1%,比上年提升1.1个点,增幅比2015年扩大0.9个点,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的有16个产品。炼油行业淘汰落后装置86套,合计产能5808万吨,一次原油加工量5.41亿吨,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7.2%,比上年提升1.7个点。氮肥行业共退出合成氨企业40家,合计产能413万吨;尿素产能共退出433万吨,产能利用率80.3%。农药行业共退出企业25家,其中原药企业3家。氯碱行业在“十二五”烧碱企业退出13家、905万吨,聚氯乙烯企业退出14家、608万吨的基础上,2016年烧碱又退出131万吨,产能利用率再提升1.8个点到83.2%;聚氯乙烯又退出111万吨,产能利用率再提高3.3个点到71.8%。轮胎行业共退出产能1900万条,主动退出的企业有9家。
  三是结构性矛盾还较突出。2016年石油化工、专用材料、农药、涂料等行业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石化全行业进出口总额4778亿美元,逆差1360.8亿美元,逆差最大的是合成树脂326.8亿美元,有机化学品105.9亿美元,专用化学品24.1亿美元。去年合成树脂的产量8226.7万吨,进口量超过3182.5万吨,表观消费量超过1.08亿吨,对外依存度24.1%;其中聚乙烯树脂产量1435万吨,进口量994万吨,对外依存度40.2%;聚丙烯树脂产量1850万吨,进口302万吨;聚氯乙烯树脂产量1669万吨,进口86.7万吨。去年塑料薄膜产量1419.5万吨,其中农用薄膜241.9万吨。去年聚乙烯的贸易逆差就高达112.8亿美元,聚丙烯逆差32.2亿美元。
  二、今年一季度运营情况及态势分析
  今年一季度,工业经济主要行业的运行情况,都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向好态势。一季度石化行业回升明显加快,规上企业29013家,实现主营收入3.44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利润总额2288.8亿元,同比大增98.3%;主营收入利润率6.66%,同比上升2.62 个点。其中,油气开采业实现主营收入2129.9亿元,同比增长35.1%(去年1306.9亿,同比-30.9%);利润总额176.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308.1亿元;今年一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54美元/桶,去年33.9美元/桶。炼油业实现主营收入8086.3亿元,同比增长25.4%;利润总额543亿元,同比增长34.8%。化学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8%;利润总额1521.8亿元,同比增长50.9%。从主营收入和利润增幅来看,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品、专用化学品、橡胶制品都位列前四。特别可喜的是进出口扭转了下滑态势,出现大幅增长,一季度石化进出口总额1387亿美元,同比增长31.6%,去年是1054亿美元,同比-17.8%;其中出口420亿美元,+9%,去年是385.8亿美元,-10.8%;进口966.6亿美元,同比+44.6%,去年是668.3亿美元,-21.3%;贸易逆差546.2亿美元,+93.4%(原油进口增加15%,进口额增幅80.5%)。
  从产品价格看,受国际油价和国内外经济影响,去年四季度以来,化工产品价格呈现了快速上涨。价格指数显示:一季度石油天然气的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0.1%,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同比上涨10.9%。再从4月份化工品价格看,延续了3月份的跌势,但下跌的种类和幅度都收窄,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品种都呈现小幅下跌的情况,总体判断2017年将好于去年。
  三、薄膜行业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功能性薄膜的创新与发展,功能性薄膜已成为国民经济一个很重要的领域,这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几个相关的问题需要朋友们关注。一是烯烃及合成树脂的新情况。2016年中国乙烯产能2313万吨/年,产量2126万吨;丙烯产能3396万吨/年,产量2500万吨;随着美国页岩气发展和海湾地区富余轻烃的利用,烯烃原料的轻质化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热点,中国的现代煤化工制烯烃发展也很快,最近原油直接制烯烃的技术已实现产业化。今年一季度合成树脂产量2138.9万吨,同比+5.1%,进口860.5万吨,同比+20.2%,对外依存度24.9%;其中聚乙烯树脂产量375.6万吨,同比+1.2%,进口305.1万吨,同比+25.7%,对外依存度44.3%;聚丙烯树脂产量470.2万吨,同比+5.9%,进口91.8万吨,同比+34%,对外依存度15.3%;聚氯乙烯树脂产量465.2万吨,同比+6.3%,进口26.7万吨,同比+27.9%;塑料薄膜一季度产量344.2万吨,同比+4.2%,其中农用薄膜产量61.6万吨,同比持平。一季度的贸易逆差看,合成树脂93.3亿美元,同比+28.1%,其中聚乙烯逆差36.2亿美元,同比+34.9%,聚丙烯逆差10亿美元,同比+44%。
  二是功能性膜材料的结构性短缺问题。功能性膜材料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水处理用膜、特种分离膜、离子交换膜、新能源(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用特种膜等;应用领域也非常广,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电子电器以及医学、光学领域等,是全球重点研发和发展的领域。中国每年消费的功能性膜材料约有43万吨,面积约27亿平米,市场销售额约450亿元,但是高端产品主要靠进口,如水处理用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年需要约3400万平米,自给率15%;特种分离膜中的血液透析膜年用量约1100万平米,自给率18%;锂电池用隔膜和软包装膜年需要5亿平米,自给率39%;光伏用EVA封装膜、PET基膜以及背板保护膜,年需12.2亿平米,综合自给率约50%;光学用聚酯基、醋酸纤维素基以及PVA基光学膜,年需9亿平米,自给率约55%;还有大家熟悉的电解用全氟离子膜,我国是烧碱生产第一大国,年需19万平米,从“八五”就组织技术攻关,今天的东岳已取得重大突破,但目前的国内市场几乎全部靠进口;食品包装的聚偏氟乙烯膜也是主要靠进口。
  三是新型材料的新突破。塑料尤其是塑料薄膜的“白色污染”问题已十多年关注的话题,最近塑料的海洋污染问题已引起世界塑料理事会的高度关注,国际咨询机构警醒人们:如果任其下去,到2050年时海洋里塑料与鱼的比例将由现在的1:5到1:1甚至更多。为彻底解决塑料的污染问题,生物降解材料成为全球科学们的主攻方向,有的已取得产业化成果。如聚乳酸,长春应化所的技术,已在海正化工形成1.5万吨/年生产线,正在论证新的5万吨/年生产线的建设;杜邦的生物基1.3-丙二醇,在美国田纳西已有生产装置,以用于生产PTT,预计未来五年市场将翻一番;杜邦与ADM公司合作正在开发的生物基呋喃二羧酸甲酯,进一步生产的聚酯将成为PET的替代品,而且阻隔性能优于PET;三菱公司正在研发的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工程塑料等。另一种新材料是自修复材料,汽车保险杠的自修复材料,发生事故以后,保险杠可自行修复,甚至比原来还坚固;加利福尼亚大学设计出了一种具有自愈功能的新型聚合物,可用于手机屏幕的划痕修复,甚至被摔碎后24小时可以重新聚合、恢复原状。
  以上分享的情况,如果能够给各位朋友带来某些启发或思考,也就没有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谢谢大家!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