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裕伦:下届CHINAPLAS将工业4.0主题放在首要位置
中国已快速攀升成为全球第二大国民经济体,同时工资成本也大幅上升,早已不再是低工资成本国家,这种成本压力迫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更多的自动化设备和新技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国制造2025”?听听VDMA(德国机械及制造商协会)在K 2016展会相关活动上的现场访谈中,众产业风云人物如何说。
工业4.0在中国仍是愿景
工业4.0仍然不是一个技术趋势。在K展TV展馆的讨论过程中,雅式集团主席朱裕伦(Stanley Chu)说:“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没有达到工业4.0的必要条件。”现在只有几家公司应用了联网生产技术。工业4.0对中国公司而言是一个愿景。但如果想为应对成本压力做点什么的话,这是一个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够成为现实的愿景。
因此,在VDMA的支持下,朱裕伦主席打算在下一届由雅式主办的CHINAPLAS国际橡塑展(2017年5月16-19日·广州)上将工业4.0主题放在首要位置。
雅式集团主席朱裕伦先生(中)在K展现场访谈中畅谈工业4.0
大家对工业4.0的兴趣很大,甚至在K2016展会上的中国参观人员是如此。同时,中国参展公司数量也很多。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部门执行主任Erhard Wienkamp说:“中国参展商对K展非常重要。”此次有200多家中国参展商参加了2016年杜塞尔多夫举行的K展。
工业4.0帮助应对挑战
恩格尔(Engel)奥地利公司销售与服务总监GeroWillmeroth说:“技术向上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企业不仅要消化成本压力,而且客户要求在高技术水平下进行生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克劳斯玛菲集团(KraussMaffei)机器技术部总裁ReinhardSchiffers说:“中国公司的所有方面都是在围绕效率进行。我们必须提供帮助中国客户提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但还存在许多障碍会阻碍进入数字化和大规模联网时代。其中之一是技术基础设施。Willmeroth表示:“仍存在许多重大限制因素。高速互联网还很少。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互联网的可靠性完全不足。”最重要的是,到处都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布鲁克纳(Brückner)集团Servtec分公司前CEO UweThönniss说:“在人才招聘方面存在很大的因难。学校仍不能输送足够的年轻人供公司使用。”此外,对数据安全性的认识还不足。
尽管如此,德国公司仍无法避免在中国维持自身的生产,而且至少在将来还要在当地设立部分研发机构。最初产品开发是按照中国的要求进行,之后通过为中国市场开发自有产品。Willmeroth续称:“在将来,更大部分的价值创造链会出现在中国。”
“每日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说明工业4.0的实用性,VDMA在K 2016展会上每天展示一种工业应用,即“每日呈现”活动。在星期六,注塑机制造商恩格尔公司展示了一种牙间隙牙刷生产过程。细丝牙刷5分米长,用于清洁牙齿之间的间隙,首次在一台机器而非三台机器上生产。过去,手柄、轴和纤维刷毛必须分别独立制造。
为了说明工业4.0的实用性,VDMA在展会上每天展示一种工业应用,即“每日呈现”活动
这种节省空间的生产装置上配备有辅助系统,由它们精确测量,并对注射过程、模具闭合力和温度控制进行最佳调节。由辅助系统确定每次注塑8个牙刷的正确设置成功进行生产。因而大幅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效率。采用辅助系统代表一种工业4.0应用。这些系统采集并处理所有生产工艺相关数据,并控制生产过程。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