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协复合膜制品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专家技术工作会议纪要
October.27
中国塑协复合膜制品专业委员会
中国塑协复合膜制品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专家技术工作会议于2014年9月27日上午在上海君丽大酒店召开,会议由复合膜专委会专家组组长陈宇主持。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24人,列席会议的理事单位代表12人,会议特邀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曹俭参加。纪要如下:
一、复合膜制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建军、专家组组长陈宇分别介绍了专委会专家组成立的初衷、专家组的职责与任务,以及专家督导小组的组成和职责。
二、梳理复合膜行业的技术需求和发展方向,讨论复合膜专委会十三五技术进步指导意见。首先,专家组组长陈宇介绍了行业十三五规划征集技术信息的范围、类别、时间节点以及复合膜行业“十三五”技术发展规划意见草案的编写进度要求,并针对无溶剂复合应用技术、单一溶剂油墨和水性油墨的研发等行业当前重点需求技术以及复合膜卫生安全管理技术、分析检测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与会专家结合所处专业领域纷纷针对征集技术发表意见。来自江苏彩华包装集团公司的专家们围绕凹版水性油墨、软包装水性粘合剂、生物降解复合薄膜、智能化包装材料的研发及应用发表见解,来自河北天龙环保公司的专家肖岗行分享了国内外VOC回收与治理技术,来自DIC油墨的专家江淑萍介绍了水性油墨、柔版印刷、功能涂层、阻隔功能胶水、智能包装等技术,其它专家分别针对单一溶剂油墨、水性油墨、溶剂回收治理等技术发表了意见与建议。最后,专家组组长陈宇综合讨论内容,提出三大技术分类,即1)塑料软包装生产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减量技术集成,包括环境友好油墨应用技术(如单一溶剂油墨、单一类溶剂油墨、水性油墨、UV油墨、EB油墨等产品研发及应用)、无溶剂复合应用技术(包括胶粘剂、复合装备、工艺、复合结构等的研究)、VOC回收治理技术(包括吸附、催化燃烧、余热利用等技术研究)、先进装备应用技术;2)软包装“五化”技术合成,包括轻量化技术(如涂层减量、膜内层叠技术阻隔)、功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安全化技术(与食品产业对接)、环境友好化技术(包括生物质替代、降解包装、概念包装等);3)提升软包装产品技术与安全标准的先进水平,搭建科学、系统的标准框架体系,包括标准清理、标准框架搭建。同时,鼓励与会专家结合自身优势参与相应技术的深入调研,2014年至2015年专家组将以上述三类项目的研讨为主要工作,举办至少三次专题研讨会。
三、标准清理工作组组长武向宁汇报了食品接触材料国家标准的清理工作进展情况。此项工作自2012年开始,分为产品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生产规范四大板块。目前大部分产品标准已梳理完毕,橡胶、纸、金属和合金、塑料、树脂、涂层领域的标准仍在梳理中。介绍了基础标准GB9685将进行修订,补充添加剂新增种类、规定总特定迁移量、完善适用范围、增加金属离子特别限制规定等。通报了国家目前正在组织修订的四项标准以及质检总局的风险评估中心正在开展与食品接触材料的风险评估工作。此外,通报了专委会各单位提出的标准清理意见,包括常用并建议修订标准5项,不常用但建议修订5项,偶尔使用建议修订标准1项。
四、标准框架工作组组长吴跃忠汇报了复合膜产品标准体系框架搭建工作进展情况。拟定标准框架分类按层级展开,第一层级按包装用途分为食品包装与非食品包装,第二层级按包装的层数划分,第三层级按不同的工艺如凹版印刷、柔版印刷,干式复合、挤出复合等划分,并以黄山永新企业标准举例说明。部分专家提出,建议标准框架体系从应用功能到结构和使用条件进行划分。
最后,专家组组长希望全体专家能够高度参与专家组各项工作,欢迎大家引荐更多专家加入到专家组来,同时务必确保信息联络通畅,互相交流技术心得。
本次专家技术工作会议大家畅所欲言,献言献策,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强劲动力。
中国塑协复合膜专委会专家组
2014年9月29日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