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秋冬季节,是农膜生产与使用旺季。作为PE尤其是LLDPE的最大用户,这一旺季往往使PE市场抛起一轮牛市,价格上涨,销量增加。然而,今年的情况有点反常,无论塑料原料经销商还是生产企业都反映,自9月下旬以来,PE不仅未能再现往年的量价齐升走势,而且出现了罕见的价跌量减。PE市场怎么了?
西安亿海公司是陕西省较大的塑料原料经销商之一,年销售PP、PE等塑料原料1.5万余吨。该公司经理李军告诉记者,与去年同期相比,亿海PE销量减少了30%~40%;与9月份相比,PE价格下跌了300元~400元(吨价,下同)。自10月以来,受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影响,下游PE用户购买意向明显减弱,交易十分清淡,有时几天才能接几吨、十几吨的小单。
中石油兰州石化销售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前期价格上涨时相比,近期虽然PE出厂价下调了二三百元,但经销商提货并不积极,销量减少尤为明显。包括中石油大庆石化和中石油中原石化的销售人员也都表示,无论与去年同期还是与今年前期相比,PE销量都有所减少。
分析PE市场旺季不旺的原因,李军认为,农膜需求形势不好是最主要的原因。农膜是PE最大的下游用户,近几年受成本持续上涨影响,行业总体经营状况一直不好,尤其是今年在电价上调、运费上涨和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下,许多企业不得不减产、停产,使国内PE需求大幅减少。以陕西省为例,亿海长期供货的十几家农膜生产企业中,目前只有永丰塑料科技公司一家维持少量生产(开工率不足50%),其余大多停产歇业。该省现有30多家农膜企业,90%以上处于停产状态。据估算,陕西省今年PE需求量将减少1万吨左右。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大型农膜生产企业———河南双汇集团塑料厂销售部的颜新华则认为,除了开工率降低影响需求外,农膜企业“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也使PE成交难以放量。近期,国际原油价格跌至60美元/桶以下,国内PE价格开始下调,但越是下跌,在期待价格进一步下跌的心理驱使下,农膜生产企业基本不囤货,都采取'以需定购'的方式进货组织生产,集中采购与集中生产的情形没有出现。反映到PE市场,就出现了旺季不旺、价跌量减的情景。
而PE生产大户———中石油兰州石化销售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却认为,今年国内PE货源大幅增加,是导致近期价格走低的一个比较重要但又被业内忽视的原因。
他说,2005年国内新增PE产能约150万吨,分别是上海赛科30万吨/年LLDPE、30万吨/年LDPE,扬巴40万吨/年LDPE,大庆石化20万吨/年LLDPE和吉林石化30万吨/年LDPE。这些产能去年还未完全形成产量,而今年则全部形成产量,并全部入市。如果加上低密度聚乙烯进口关税由2005年的10.3%降至今年的9.1%而新增的进口量,今年国内PE净增量可能超过200万吨。
“石油价格下跌只是近期国内PE价格下跌和市场疲软的诱因,深层原因是国内PE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已由以前的严重供不应求,变为现在的供需接近平衡,局部区域或局部时段略显供大于求。”他表示。
PE需求和供应一减一增,导致当前市场疲软。至于PE价格后期走势,李军分析认为,由于近年来国内塑料树脂虚涨过猛(现在仍比去年同期高约1000元),PE价格理性回归在所难免。综合供求关系和各方心态看,即使国际石油价格止跌企稳,国内PE价格也会缓慢下跌。而如果国际石油价格再度下跌,将会引发PE原料生产厂家与经销商的恐慌,继而引发包括PE在内的塑料原料价格大幅下跌。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