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正确引导全社会投资,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福建省“十二五”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规划》实施,推进我省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我委编制了《福建省2013年重点产业投资导向》,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其他略)
二、石化产业
石化:加快湄洲湾石化基地、漳州古雷石化基地、海西宁德工业区石化产业园、福州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等基地(园区)建设,以炼油为龙头,增加乙烯、丙烯等上游原材料供应,延伸和完善石化产业链。发展化工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品,支持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以及新型化工材料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支持大型石化物流市场建设;推动低碳石化工业发展,鼓励企业利用煤基燃料替换油品资源,发展石化产品的技术改造。
化工:支持氯碱等传统化工企业进入专业集中区发展,推进企业原料互供及公用工程共建,进行产品升级、内涵提升搬迁改造;鼓励化肥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支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发展高效低毒的除草剂、杀虫剂等新农药品种;利用资源优势,开发氟聚合物、专用白碳黑等产品附加值高的氟、硅新产品;推进绿色、安全的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合成胶粘剂、表面活性剂、医药中间体、酶化工产品等精细化工产品发展,提高化工精细产品化率。
五、装备制造业
大力发展高可靠性智能化装载机、机电液一体化大吨位挖掘机、大吨位混凝土搅拌施工设备、路面施工设备、港口机械、盾构机、轨道交通机械等,提高工程机械及零部件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闽东电机产业集群产品档次,加快发展高效电机、特种电机和新能源发电设备(如风力发电设备、沼气发电设备);鼓励输配电设备企业开发智能型、超高压开关柜设备及节能低耗变压器;大力发展高电压等级和高效节能产品;支持开发技术先进的农业机械、园林机械以及纺织、食品、塑料、制鞋、服装、包装、石材加工、冶金等产业机械;支持发展固体、液体污染物治理设备以及垃圾焚烧处理装置等环保设备及生物质能源技术装备;发展高速、精密、复合数控机床和配套关键零部件,大力开发大型、精密模具、刀(工)具和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鼓励发展高精度、高速度、长寿命的轴承、齿轮等传动装置,为乘用汽车、风机等配套。推广铸锻节能环保新工艺,提升铸锻水平;加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持电子联装设备、工业机器人、产业机械等高可靠性、智能化、精密化、高速度机械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针对我省优势机械产品,鼓励以自动化技术、液压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新材料应用为依托的关键零部件研制开发,提高成套设备自给配套率。推进闽台机械装备产业深度对接,重点支持电机、数控机床、农业机械、木工机械、食品机械、纺织机械等台湾优势产业的转移和对接。
六、轻工业
食品:重点发展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茶叶加工、休闲食品制造和畜产品加工业等具有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强化食品加工安全能力建设,完善标准和检测体系,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方便、快捷、健康、绿色的食品;制鞋:支持产业集群龙头骨干企业发展高档化、功能化、舒适性强的鞋类产品和辅料配件,提高鞋类产品质量和品牌附加值;塑料制品加工:重点围绕我省“炼化一体化”项目所形成的石化产业链,延伸发展新型高档汽车用塑料、化学建材、包装材料、农用管材、医用材料等,加强塑料机械和模具的设计和生产,加大对废弃塑料制品的回收、处理以及对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利用;造纸:以林浆纸一体化为依托,鼓励进口木材和废纸,合理利用非木纤维原料,进一步提高主要纸种及木(竹)原生纸浆生产水平,支持重点企业加快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大力发展新品种,增大文化用纸和产业用纸比重,提高包装用纸和生活用纸档次,提高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家俱、钟表、印刷、包装、陶瓷和绿色照明等: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围绕质量、品种和效益实施技术改造,实现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转移,着力发展适合现代生产和技术进步需求的新材料、新包装、新型陶瓷以及节能照明等新产品。
十一、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光电晶体材料与器件、发光二极管(LED)相关材料、平板显示材料,太阳能级硅材料、锂电池材料及产品,稀土金属、稀土功能材料,新型建筑石材及陶瓷、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新型混凝土外加剂和涂料,高分子涂层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与器件,新型特种钢材料、特种合金材料、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轻纺新材料等具有我省技术优势、产业基础和区域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其他略)

【打印本文】